该活动由中国侨网、中国华文教育网主办,以下为英国伦敦依岭中文学校校长黄珍理的发言内容:
我是英国依岭中文学校校长黄珍理,义工从事海外华文教育29年,担任中文学校校长18年,目前担任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执行会长。感谢中国侨网和华文教育网组织的海外华校校长沙龙平台,让我们身在海外不是孤身作战,我深感荣幸能够有机会在此和大家交流经验探讨华文教育的课题。
先来谈一下本校选择教材的思路和过程。依岭中文学校是一家非牟利组织,成立于 1978 年 10 月,是伦敦最早建立的普通话简体字中文学校,目前学校有 12 个中文班,学生年龄 4 岁-18 岁。学校全部教师具备大学学历和多年教学经验。本校学生在英国的中等/高等教育考试中的中文成绩十分优秀。在 2013 年学校成功地被评为海外优秀示范学校。在英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中,本校积极参与当地文化社会活动,为宣扬中国文化作出很多贡献。疫情后我校率先开启了网课,通过线上课程,让所有的学生坚持学习中文,我校的老师为全英的华校教师提供了培训课程。我们运用了网上软件做到了学生考勤,测评,教学进度的控制。2021 年 9 月,在经历了 18 个月网课以后,回到了实体课,利用了教室条件的优势,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管理方法,通过实体上课,线上招生,考勤,教学管理,测试评比,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和高效。
回顾我从事中文教育近三十年,对于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确实是一直在探讨摸索中。我校的幼儿班只有一个,四岁开始入学,幼儿教材一直不够理想,我们曾经用过《儿童汉语》,用过《汉语大乐园》,用过《美猴王汉语》,每一种都需要教师加入很多辅助材料。目前使用《美猴王汉语》,辅以其他网上视频游戏,儿歌,让学生在进入学习《中文》第一册前打好笔划笔顺的基础。我校从一年级至五年级都使用《中文》一书,整体上这个教材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从三年级起,为了解决《中文》一书缺乏口语、阅读、写作的问题,曾经用过《快乐汉语》,但是这套书虽然口语很好,生活场景比较多,但是文化内容不够多。现在我们是一二年级用《中文》,三年级起把《中文》和《轻松学中文》两本教材一起用。
《轻松学中文》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BOB体验官网这套书里有系统的生活场景学习BOB体验官网,符合当地 GCSE 考纲,有写作,练习题型比较丰富。从三年级到八年级,教完 《中文》第五册,也教完《轻松学中文》第一到第五册。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词汇量,文化知识,和写作上有了系统的进步。到了 GCSE 考试班,我们使用本地编写的《GCSE Chinese》。总之,每个学校对于教材的使用是不断探索的,关键是学生的程度不断变化,也对教学和教材提出新的要求。现在的学生来自新一代移民的后代,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很高,对子女的幼儿时期学习中文的要求都比较严格。适合海外华校使用的教材要考虑符合这些学生的需求BOB体验官网。
接下来谈谈英国华校最近的发展变化。疫情以来,海外华校经历了很大的挑战,网课成为疫情下的不二选择,很多学校也曾经经历过学校封闭,转而网课,有的于 2021 年回到实体课,有的今年九月才能开实体课。有的依然保持一部分网课班级。华校的性质近年来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特别是英国教程知识,华校的基础大多是来自社区华侨自发的非盈利公益性质的学校。 由于先天管理经验不足,很多曾经规模很大的老华校也经历了更换领导层或者规模缩小的过程。新生代的华校逐步在发展,有些华校是以个人公司经营,采取市场手段管理。学校大多开办除了中文课程外其他多种课程。 总体看来,华校的变化是良性发展的,学校之间差别比较大,收费、教课时间和师资力量都不同,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
再说说英国华校教材的现状。现在使用的教材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语言基础教材: 英国华校教材大部分采用中国暨南大学编写的 《中文》一书, 还有一部分是采用当地华教组织编写的《齐来学中文》。同时,还有《快乐汉语》和《轻松学中文》等在使用。二是应试教材,本地作者编写了不少应考类教材,不同的考试局也运用这些教材作为复习指定教材。三是国际汉语教材,例如 HSK 等教材。四是速成类教材,以便让初学者迅速掌握常用口语。
最后说一些建议和希望。第一,《中文》一书本身是非常系统的教科书,对于从 5 -12 岁海外华裔青少年从零开始的学习很适合。其文学性和文化教育是系统的。课文内容方面,建议增加日常生活常用场景BOB体验官网,建议每课有充分的口语、阅读和练习写作的辅助材料。其练习册 (2 本)需要进行大量改变,其中的练习题古板,很多停留在抄写、拼音练习、笔顺、填空等形式。建议增加口语练习,例如配套网上链接,可以不断更新。增加听力练习,例如新闻及对话和小故事。增加写作练习,可以用网上链接,以便教师自由编写选择。增加阅读部分,或者配套分级阅读书。课文中也有阅读部分,但是不够多。建议设定网上阅读的电子书。
第二,根据《中文》的测试,例如华文统一测试,参考 HSK 、YCT 的测试形式,建议建立《中文》一书为依据的字库、题库,教师用书可以增加分册课件库, 这样便于海外华校教师选择使用。第三,建立适合各国本地考试的通用题库。考试标准化其实是有助于教材的多元化发展。如果考试等级、资格证书是公认的,而教师可以采用适应本地学生的教材,这是比较理想的模式。第四,中华文化和文学类教材需要更新,从形式上更加符合海外学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