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体验官网专业详解006知产:华政考研知产排名全国第一难度也是第一梯队哦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3-03-19 19:44:10

  是的,依照某科2021年发布的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华政知产力压全国范围内的其他高校的知产专业,排名位列全国第一。其实不管是不是第一,华政知产的实力都是在全国范围内被认可的。谦虚一点说,的确属于第一流的水准!

  要说现在中国法学界中发展最快、需求量也最大的专业,知产肯定要属其一,尤其是涉外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一直都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和人才缺口。知识产权在任何成熟发达社会都是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学习知产的学生,正面临这样一种机遇,但前景还在远方,吾辈自当努力。

  是的!华政知产这个专业,2017届之前,每年招生人数只有40人左右,其中,2015届为38人,2016届为40人,2017届为44人,但从2018届开始,不断扩招,其中2018届招收66人,2019届招收82人,自此事后,一直到2024届,都维持在80人左右的招生人数。

  与之相对的,他的报录比难度也是不断变难,从2015届年份左右的5比1,到2017届左右的7比1,到2018届左右的8比1,到2020届左右的14比1,最近两年才难度才有所降低,但最终难度我们认为基本在10比1左右,属于华政最难的专业之一,难度属于第一梯队。

  从原先的新设学院、到现在的师资规模,学生规模都奋力崛起,包括老师的实力、校友的就业等,都说明这个专业是一个非常棒的好专业。华政知产学院也不断成长为在华政强势、强大专业中的一员。

  这点,怕表达不清导致误解。这里解释下:知产其实可以分为四块,商标、著作权、工业产权和不正当竞争等。其中,工业产权(专利)一块,以后如果你想从事相关业务,没有理工科背景是非常吃亏、甚至很难从事相关业务的。反之,其他方向没有这个限制。

  报考这个专业的同学需注意这点,事实上,选择专利这个方向的同学,多数也都是出生理工科背景。

  理论上说,不管是什么专业的同学,只要是外语好的、民法基础好的,都是有优势的!这个并不限于知产专业本身。

  第一,知产专业一方面的确是以研究国内知识产权法为主的学科,但另一方面,知产具有极大的技术性和国际范围内的通用性,诸多制度规则都是国内国外互相借鉴和参考的,所以外语是一门非常优势的“工具”,这里讲的外语不限于英语,包括俄语、德语、日语等,都算。

  第二,得益于华政知产某些博导、大咖的推崇,华政知产一向注重于法学基础的训练,那就自然而然是希望同学们能有更好的民法基础的,毕竟,知产在传统的民法学框架体系内是重要的一块内容,虽然它的诸多理论和应用其实是特别法的范畴。

  结论是什么呢,如果你外语很好,或者民法基础很好,的确是吃香的,你不管考什么专业都吃香,如果你没有这两个呢?其实也没事,因为多数人都是一般的水平!哈哈!考研考试还是以考试分数取胜的,而非其他辅助因素哦!

  男,教授,法学博士,博导。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党建、法理学、知识产权法学。

  男,教授,博导。知产学院院长,最高院知产司法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竞争法研究会副会长。

  黄武双,1968年12月生,江西上饶人,1991年1月加入中国,1985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兼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竞争法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经历:1988年至1992年在江西师范大学学习,获英国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在华东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在华东政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在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公司工作,1998年至今分别在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系(法律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工作。2004年和2009年分别晋升副教授和教授。2005年10至2016年12月,任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2012年5月至2017年3月,任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党总支书记,2016年10月起任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2017年6月起任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党委副书记。

  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法、民商法。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横向课题近30项;在法学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美国专利损害赔偿:原理与判例》、《美国技术创新与技术转让激励政策解读》(2016)、《商标侵权判断问卷调查指引》(2016)、《全球反不正当竞争法指引》(2015)、《知识产权商务调查手段合法性研究》(2014)、《美国商标金钱偿还的计算:原理与判例》(2014)、《商标共存:原理与判例》(2013)、《计算机字体字库法律保护:原理与判例》(2011)、《美国商业秘密判例:公共政策、构成要件与加害行为》(2011)、《知识产权法:案例与图表》(2010)、《企业专利战略》(副主编,2011)等多部著译著作,主编《知识产权法研究》13卷。

  黄老师是“商业秘密法”的专家,同时黄老师也是兼职律师,在“海华永泰”律师有自己的团队,曾经代理过很多知名的案子,比如“非诚勿扰”案子中的江苏卫视就是黄老师代理的。经过黄老师的办公楼,经常看见他办公室的灯亮到很晚。在2013年年底,我曾经跟过黄老师一个关于“上海自贸区的知识产权”问题的研讨会,可见黄老师的学术功底,那段时间经常是到很晚才睡的。黄老师的学生英语非常棒,每年都会有一本英文翻译著作出品。当然黄老师是集结严厉与慈父于一身,好好学习英语,争取做黄门一子弟。

  男,教授,博导。1975年5月生,汉族,博士研究生,党员,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学硕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版权协会常务理事;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等多家法院和检察院咨询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具影响力人物”、“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中国版权卓越成就者”、“中国版权产业风云人物”、“上海社科新人奖”和上海市“曙光学者”,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

  出版专著《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论“基因歧视”及其法律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合著《知识产权间接侵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和《中欧网络版权保护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百余篇。

  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三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司法部课题、教育部课题和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等省部级课题,以及国家版权局、文化部等部委的委托课题。

  曾获得上海市法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论文类二等;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参与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是《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专家委员会成员。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2年《视听表演北京条约》和2013年《马拉喀什条约》外交会议中,任“起草委员会”成员和中国代表团成员。

  获得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和第十八届“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在华东政法大学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知识产权法》和《著作权法》,均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获得过“全国优秀教师”,获得“全国青年优秀教师一等奖”,华东政法大学首届“优秀本科主讲教师”和“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

  独著教材《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已出至第5版)、《著作权法》(中国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网络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和《著作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知识产权法教程》获第8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和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王老师是知识产权法的大牛,典型的学术界男神,特别是在网络版权这块.参与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是《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专家委员会成员;多次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参与对国际版权条约的磋商;是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缔结 《视听表演北京条约》)和2013年“保护视障者外交会议”(缔结《马拉喀什条约》)的“起草委员会”成员和中国代表团成员;同样体现在知识产权法教程和著作权法的编写上。王老师的课堂基本上都是干货,而且整个课堂的逻辑性很强,还吸引了一批外校的学生来聆听王老师的教诲;其课堂如果不提前进行准备是难以跟上的,同时还会采取双语教学。如想跟着王老师做学术,奋斗吧,保证三年学术之路的价值永存。

  男,教授,博导。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法学博士,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兼职教授、合作博导。重大课题项目颇多,专著、编著11部,重要期刊学术论文颇多。

  何敏,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法学博士(民商法知识产权法方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市“浦江人才”;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市政府知识产权咨询专家、上海市检察院知识产权咨询专家;法国巴黎第二大学、艾克斯•马赛大学兼职教授、合作博导;上海仲裁委员会、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曾任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知识产权基本理论、专利法和知识产权管理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擅长知识产权前沿问题、疑难问题和重大问题的研究及相关争议的解决,并擅长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资产管理、资本运营、价值评估和权益维护以及专利布局、专利预警、专利规避、专利联盟、专利标准等专业咨询。

  主要研究成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985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4项;在法律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了《知识产权基本理论》、《知识产权法总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对策》、《企业专利战略》、《文化产业政策激励与法制保障(一)、(二)》、《大国引擎——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等学术著作12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学》、《知识产权》、《REVUE EUROPEENNE DU DROIT ET L’ECONOMIE》(法国)等权威及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并参与处理了多个颇具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大案。

  何老师,可算是知识产权届的元老了;同时作为女生的我们特别喜欢何老师的儒雅也特别喜欢何老师的声音。何老师的知识产权功底很强大,何老师的课堂,是各种观点的争锋,可以进行自由的发挥;反正我很喜欢这课堂。何老师每天忙于各种会议,当人也有每周一次的读书会。整天忙得没有一点私人生活时间,真正把青春贡献给了学术和会议的老师。不得不说何老师的学生水平也很高;英语水平也棒哒哒。如果想跟着这么帅气儒雅的老师搞学术,大家看着办吧。

  王莲峰,女,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商标法研究所所长。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访问学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知识产权和竞争法研究所访问学者。

  主要教育经历及兼职:长期从事知识产权法研究,2003年评为教授职称,2004年师从我国著名知识产权法专家吴汉东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入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库专家、中国商务部海外维权专家库专家、国家知识产权局中企商标鉴定中心专家、河南省法制智库专家等;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兼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复旦大学、江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积极参加上海援疆计划,受聘任新疆喀什大学客座教授等。任民建上海市委法制委员会执行主任、上海市长宁区人大代表。

  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长期从事商标法、商业标识法、知识产权法等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子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及委托横向课题30余项,主持我国《商标法》第四次修改部分课题专家论证工作,专注于商标法和企业商标品牌战略规划、知识产权资产运用及纠纷解决等理论和实际问题,多次受邀参加上海、广东等地法院知识产权疑难案件研讨。发表论文百余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期刊《民商法学》《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出版专著《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商标法通论》等;主编《商标资产运用及商标资产证券化》《国外商标案例评析》《知识产权法》等多部著作和教材,独著《商标法学》(第三版)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该书荣获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主讲商标法课程为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商标设计注册和演讲大赛”,深受学生欢迎。

  主要荣誉:博士论文获得“佟柔民商法学优秀博士论文奖”;2018年获得上海市教委授予的“比翼双飞模范佳侣”“海上最美家庭”、入选全国妇联颁发的“2019全国最美家庭” 等荣誉称号、获得校级“三八红旗手”“本科优秀主讲教师”等荣誉称号。

  王老师是商标法最早的博士,同黄晖律师共同师从武汉东。在商标法的历次修改中,王老师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王老师则是商标法部分的专家,同时王老师也在美国访学BOB体验官网,其对于弟子的英语能力要求也很高,想当年我就没有被王老师选中,往事不堪回首呀。王老师的定期开展的读书会,对于学生有很大的作用。所以为了心仪的导师进行努力吧,少年。

  男,教授,博导。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博导,北外诺丁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指导老师。知产、文化传媒法治、互联网法制。科研项目20余项,学术论文50余篇。

  丛立先,1973年6月生,辽宁丹东人,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国际私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教育经历: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98年8月至2001年6月在沈阳师范大学法律系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97年7月至2008年1月在辽宁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辽宁出版集团工作,历任编辑(中级),副编审(副高级),编审(正高级),兼任集团团委书记;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脱产从事法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6月被评为硕士生导师,2008年12月被评为教授(四级),2011年4月被聘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专业博士生合作导师;2010年1月至2017年11月,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2014年7月被评为三级教授,2016年5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10年9月至2017年12月,先后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副书记、书记、书记兼执行院长,兼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学风建设分委员会负责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期间被评为北外卓越学术带头人;2017年11月至今,任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法、文化传媒法制、互联网法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外交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版权局、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项目二十余项。发表法学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发表社会热点法治评论50余篇,出版专著《网络版权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7月版)、《带刀飞行的困惑:当代中国法治观察笔记》(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4月版)。

  2005 年 8 月调入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主要从事专利信息、专利法和专利评估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完成校教学改革项目——专利信息检索教学研究获得结项证书。获得华东政法大学 2007 年度绿地青年教师奖教金。在 2007 年- 2008 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评比中,所命题的《机械设计基础》试卷被评为优秀试卷。发表研究论文《 美国专利再审查制度比较研究》、《专利价值评估的影响因子》《专利价值评估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和教学研究论文《知识产权专利专利文献检索教学探讨》。

  在刚开学,李老师就给她的学生一摞资料,特别厚;我就开始质疑自己的导师了,为啥我没有呢。李老师经常找自己的学生谈未来规划与方向,而且还帮助自己的学生进行方向的选择。李老师所主讲的专利检索与分析,真得很有用,特别是对于法科生的我们,在以后从事专利工作将非常有用。李老师的主攻方向是专利,所以对于未来有从事专利方向工作的学生看一向这儿靠近。

  女,教授,硕导。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知识产权法学、法理学、国家科技秘密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

  龙文懋,女,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工学学士。自2006年起任正教授,曾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科技法中心主任,现任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北京市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经历:研究专长为科技法学与知识产权法学、法学理论。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保密规定》、《技术市场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制订工作,任专家组专家。曾任全国人工委科技室、国家科技保密办公室、国家科技奖励办、北京市技术市场办等机构的专家顾问。曾获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表彰,证书称“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也曾获得优秀科技法学人才奖。

  主要研究成果: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多项重要研究项目,主持国家部委、北京市政府等委托课题多项,研究领域为国家科技秘密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出版《知识产权法哲学初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等专著三种,发表《知识产权权利客体析疑》(《政法论坛》)等论文数十种。

  男,副教授,硕导。知产学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法学硕士。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专利法、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管理。

  唐春,1976年2月生,祖籍江苏扬州,生于河南郑州,1996年10月加入中国,1998年6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具有律师资格和专利代理人资格。现任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法律硕士(知识产权方向)导师组组长。兼任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经历:1998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法专业(知识产权方向),获法学学位;2008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1998至2001年河南金学苑律师事务所实习和执业律师,2008年至今在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工作,2011年晋升为副教授,2016年起任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2015年起任法律硕士(知识产权方向)导师组组长。

  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自2001年硕士阶段长期从事于专利领域的法学和管理学交叉学科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专利制度、专利管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主讲过《知识产权法》《专利法》、《专利战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务》、《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等课程,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在《知识产权》、《科研管理》等法学和管理学核心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等著作多部。

  唐老师主管法硕知识产权方向的学生,和蔼可亲被学生称之为“糖糖”。在唐老师这里不仅能获得专业知识,还能为以后的就业解惑,能为我们解决很对问题呢。唐老师讲解的国际知识产权法条理很清楚,在这门课中能详细的了解欧盟、美国的知识产权的规定,为日后从事知识产权的国际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女,副教授,硕导。厦门大学法学学士、日本千叶大学法学硕士、法学博士。专利、商标。

  毕业于厦门大学法律系,而后留学日本,在日本千叶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政法学院教师,主讲专利法和知识产权法课程,出版《专利法学》教材,参与国家司法部、上海市教委等课题研究。

  王老师主要研究专利法,也主要讲解专利法。在知识产权考研的过程中,对于专利法的学习是模糊的,而且对于我们法学生来说,王老师的专利法能够为我们解决很多疑惑。同时,这门课也会有很多观点的交锋,想一起讨论专利法不,那你还等什么呢。

  尹腊梅,1979年生于贵州,祖籍湖南。1997年考入厦门大学法学院,先后取得法学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理事、山东省企业法律风险研究会理事及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果:已出版《民事抗辩权研究》(2008)、《知识产权抗辩体系研究》(2013)等个人专著,合著了《债法总论》《电子商务法律基础》《美国司法制度》《美国证据法专论》《欧洲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等著作,先后在《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知识产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人大复印资料》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曾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事抗辩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知识产权抗辩体系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信息服务与信息交易法律制度研究”等课题以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浦东知识产权局等司法行政部门的横向委托课题。

  尹老师的课程讲解的很好,会穿插各种有趣有意义的案例在里面,曾经听尹老师主持的讲座,尹老师的逻辑思路很强。同时会带着自己的学生参加各种项目,参加各种会议,会很忙的;你来或不来,尹老师都在那里,加油了同志们。

  男,副教授,硕导。国家版权局国家版权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博士后。知识产权法。

  陈绍玲,1983年生,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博士后,现为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家版权局国家版权研究基地研究员。

  所获奖项:2012年度全国知识产权类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第二名;2012年度华东政法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度华东政法大学教学比赛二等奖;2014年度“卡西欧”学术著作出版资助;2017年度华东政法大学教学比赛二等奖;“2017年度卡西欧”奖教金。

  主持项目:“著作权行政执法程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研究”,国家文化部委托课题(2015年);“网络游戏收费问题及监管对策研究”,国家文化部委托课题(2015年)。

  学术论文:《避风港准入门槛在我国的不适应性分析》,载《知识产权》2014年第12期(CSSCI来源期刊);《论著作权法中的公开传播权》,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论网络中设链行为的法律定性》,载《知识产权》2015年第12期(CSSCI来源期刊);《中国建设知识产权强国面临的国际规则挑战及对策》,载《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CSSCI来源期刊);《中国著作权体系化的构建方法》,载《法律方法》2015年第2期刊总第18卷(CSSCI来源集刊);《著作权行政执法公共利益研究》,载《中国版权》2011年第5期(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再论网络中设链行为的法律定性》,载《知识产权》2016年第10期。

  海外会议:2009年1月受邀参加新加坡全球知识产权论坛;2011年1月受邀参加新加坡全球知识产权论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地区专家版权能力建设研讨会,2014年4月9日到11日韩国首尔召开,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此次会议,并作英文发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及相关权合作研讨会,2014年4月14日到15日韩国首尔召开,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此次会议,并作英文发言;北京条约、马拉喀什条约研讨会,2015年4月27日—29日新加坡召开,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此次会议;“亚太地区版权机构首脑会议”,2017年10月23日至26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女,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遗传学方向博士后、华政知产方向博士后。专利法、科技法。

  肇旭,辽宁沈阳人。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遗传学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博士后,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访问学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民盟盟员。

  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主要研究领域为专利法、科技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专利法、科技法相关论文近20篇,著有《生物技术专利实质要件研究》(2014年) 、《欧洲专利局化学与医药专利经典判例译评》(2014年) 、《欧洲专利局生物技术专利经典判例译评》(2013年) 、《美国生物技术专利经典判例译评》(2012年)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法律规制》(2011年),参著《司法鉴定通论》(2009年) 。

  肇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专利法和科技法,而且肇老师则是晋升教授最快的一位教师(当然除了迁神)。肇老师的科研能力特别强,每年发表的论文也很多。肇老师的学生,就不用太愁毕业论文了,因为肇老师一直在写写写,你也会写写写改改改。

  侍孝祥,1979年9月生,江苏宿迁人,2002年加入中国,2010年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主要经历:2001年至2003年、2003年至2006年在华东政法大学学习,分别获法学学士学位、民商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至2010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T)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Ph.D. in Law)。2010年至今在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工作。中国上海2010年世博会期间,被借调至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法律事务部任主管,负责世博会参展者知识产权服务工作。2011年至2012年,在澳大利亚联邦研究理事会(ARC)创意产业与创新研究中心(CCI)从事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主要研究领域为著作权法。先后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欧洲知识产权评论(E.I.P.R)等国内外法学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出版《Copyright law, digital content and the Internet in the Asia-Pacific》(参编)(悉尼大学出版社,2008年),《全球信息经济下的美国版权法》(合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2013年,全英文《中国知识产权法(Chine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荣获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来华留学生全英文授课示范性课程”称号。2014年,《数字版权法》获得上海市教委“上海市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建设支持。

  要认真搞学术,看侍老师的面相就是个学术男。当然对于学术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来准备毕业论文;同时,侍老师也会很详细的做出指导,可以说侍老师是很认真很认真的。

  贺炯,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英国阿伯丁大学法学博士、法学硕士。现为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专业教师、硕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在线法律服务研究中心主任、民建华政经济社会法制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理事、民建上海市委法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法律分会理事、长宁分会理事。2013年至2014年,获德国马普学会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作为客座研究员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创新与竞争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15年,受聘担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暑期学校全英语讲师。2018年,受欧盟伊拉斯谟项目邀请赴匈牙利国家行政大学讲学,教授国际知识产权法。

  获奖情况:多次获得华东政法大学申银万国奖教金、卡西欧奖教金、正策奖教金、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带队老师奖等奖项。

  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著作权法(特别是计算机软件保护)、欧盟竞争法及“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知识产权问题。曾以中、英文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也是由商务印书馆所出版的《全球信息经济下的版权法》的译者。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德国马普学会科研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欧美同学会智库项目等。

  14年左右刚回国的,也是年轻有为的老师了。每次见面都感觉贺老师帅气增加了一倍,贺老师主讲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是值得我们去听的。而且贺老师对学生也不错,经常指导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男,副教授,硕导。管理学博士、法学博士后。战略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法。

  黄国群,河南唐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博士后。

  教学成果:面向知识产权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知识产权管理类、知识产权系统法学类系列课程,为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研究生开设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经营与管理类课程,承担校文伯书院两门系统论与系统方法类通识课教学工作。多次承担校教学改革项目,并获得华东政法大学教学成果奖。

  科研成果:已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篇。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纵向课题。曾参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管委会、浙江衢州旅游局等多地政府咨询项目。主持及参与包括国内央企、Intel(中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企业知识产权科研及咨询项目。

  讲师,董笃笃,男,1982年生,河南人,竞争法教研室讲师,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中南大学经济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是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竞争政策。

  2. “美国标准必要专利FRAND承诺中合理许可费的认定”,载《私法研究》第21卷

  4. “知识产权与垄断规制的边界及其法治反思”,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5. “论商标法中的‘公众使用规则’——以吉利‘陸虎’商标争议案为例”,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1期

  兰磊,副教授。1978年12月生,河南淮阳人。经济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中美富布赖特联合培养博士。现为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研究员。

  主要经历:1997年至2001年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国际贸易专业副修证书。2003年至2006年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年2007年在英国富而德(Freshfields)律师事务所工作。2008年至2014年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其间于2011年至2012年作为中美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博士生子项目)在美国爱荷华州大学法学院学习。2014年至2016年在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进行师资博士后研究;2016年至今在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主要研究领域为反垄断法。在《中外法学》《清华法学》等期刊发表近20篇学术论文,并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英美报刊核心商务术语释义》(2003)、《英文判例阅读详解》(2006)、《商务英语常用术语释义》(2009)、《反垄断法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合著2010)、《国际商事合同通则2010》(合译2012)、《创造无羁限》(译著2016)、《论反垄断法多元价值的平衡》(2017)、《大数据与竞争政策》(译著2019)等著作。

  阮开欣,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商标法、版权法。入选2018年上海“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资助。

  主要科研成果:《论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和域外效力》《河北法学》2018年第3期(CSSCI);《论跨境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以涉外定牌加工问题为出发点》《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CSSCI);《知识产权侵权专属管辖之驳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CSSCI);《美国版权法中合理使用规则新发展及其启示——评“电视眼案”上诉判决》《电子知识产权》2018年第5期(CSSCI);《网络环境下跨境版权侵权的法律冲突问题研究》《河北法学》2017年第11期(CSSCI);《版权案件中承认与执行外国裁决的界限——以de Fontbrune v. Wofsy案为视角》《中国版权》2017年第5期(CSSCI);《论作品起源国》《民商法论丛》第67卷(CSSCI);《论商业秘密法下的告密人免责制度——主要以美国法为借鉴》《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7年秋季卷(CSSCI);《美国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的经验和借鉴——兼评美国最高法院Halo案判决》《法律适用》2017年第10期(CSSCI)等一百余篇文章。

  于波,副教授,1983年1月出生,山东邹平人,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专业法学博士。现为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理事。

  教学成果: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总论》《网络著作权法》等必修课程;在华政首创的《葡萄酒品鉴与地理标志保护》选修课广受同学欢迎和喜爱。

  科研成果:先后在中法法学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网络中介服务商知识产权法律义务研究》(2017)、《地理标志保护制度》(2018)、《大国引擎—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2016,合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服务商知识产权审查义务研究》(201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协调商业创新与侵权风险的网络服务商知识产权义务研究》(2016,一等资助);参与国家哲学社会学重大项目《驱动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职务发明制度研究》《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重大立法问题研究》。

  男BOB体验官网,副教授,硕导。中国科技法学会理事、上海市竞争法学会理事、日本工业所有权法学会会员。知产、商标与反不正当竞争、商业密码保护、职务发明制度。

  储翔,中国科技法学会理事、上海市竞争法学会理事、日本工业所有权法学会会员、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上海事务所法律顾问。

  教学研究成果:面向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商标法、日本知识产权法等课程;曾为上海工商联合会培训班讲授“商业活动与知识产权”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及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商标与反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保护、职务发明制度等方面。曾在中日两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哲学社会学科重大项目“驱动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职务发明制度研究”、国家工商总局“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研究课题”、最高人民法院“商标恶意抢注法律规制研究课题”、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品牌保护委员会“商业秘密刑事保护研究课题”等。荣获2017年度华东政法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

  (一)具有优秀品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作风,具有创新求真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并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具有较好的法学、管理学及理工学科基本知识,较好掌握知识产权法学基础理论及知识产权各学科专业知识。

  (三)能熟练运用所学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好解决知识产权领域里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四)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从事法律事务的能力,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能胜任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的司法与执法工作;能胜任企业、社会组织及律师事务所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代理工作。

  学术型硕士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如确有必要,经本人申请,导师和所在学院同意,报研究生教育院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一至两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包括正常学习、保留学籍、休学和延长学籍在内的年限之和累计不得超过5年。超过最长学习年限未完成全部学业的,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二)硕士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内,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的个人培养计划,并报研究生教育院备案。课程学习时间为二年,成绩考核合格后,第三学年进行硕士学位候选人中期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合格后撰写学位论文、论文预答辩和答辩。

  (三)一年级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培养方式。课程教学讲授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成果和前沿问题,引导学生巩固已有的专业基础,扩大知识视野和拓展理论深度,加深知识底蕴的积累,全面了解本学科的前沿领域问题和发展方向,为能够深入从事创新性研究打好基础。

  (四)二年级以课堂研讨为主要培养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从讨论中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兴趣,确定个人的研究发展方向。

  (五)强化文献检索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文献信息的检索与利用,了解本专业文献检索的方法,增强硕士研究生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并设定1学分的实训学分。

  (六)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求硕士研究生积极主动开展科学研究,鼓励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主持或承担的科研项目,配合导师进行理论学术研究,也可以在导师指导下确立研究方向自选科研课题,并设定5学分的科研学分。

  (七)重视学术训练等培养环节,要求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学科学术讲座不少于15场(次),并设定3学分的讲座学分。

  (八)加强实践教学、专业实践。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成不少于3个月的社会实践或者教学活动,能够将已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或专业实习活动,并设定5学分的实践学分。

  课程采取学分制。总课程学分37学分,其中,学位课19学分、必修课8学分和选修课10学分。

  2.任意性选修课(任选3门6学分,必须包括1门非本一级学科课程和2门本一级学科课程)。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当在申请答辩前,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1篇及以上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具体要求参见学校相关规定(科研要求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最终审核通过版本为准)。

  知识产权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当被培养为适应社会发展、知识产权法治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知识产权法专门人才。

  (一)在规定学习期间内成绩合格、修满学分,课程考核及其他培养环节考核符合《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办法》《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管理细则》。

  学业考核是检验和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每学年度需对硕士研究生就本学年的学习研究情况进行一次学业考核。学业考核由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负责,并依据学业考核结果评定学业奖学金。

  中期考核是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其他培养环节并修满规定的学分后,正式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前的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对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中期考核的具体要求以《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为准,主要从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综合评定。经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进入硕士学位论文阶段的研习。

  上半年一般为3月份,下半年一般为9月份进行毕业和答辩资格审核。毕业和答辩资格审核主要包括学分审核、科研成果审核等。

  (一)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方可毕业;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可提请授予学位。除答辩申请事项与表决规则有特殊规定外,一般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的要求和程序相同。

  BOB体验官网

  (二)学位论文写作是对研究生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与考核,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必须属于本专业范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三)导师应当加强对学位论文各环节的指导。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阅读文献和从事必要的调查研究,在第四学期提交开题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具体研究计划、主要参考书目等),并参加开题报告会,经开题小组审阅评议后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四)学位论文选题应尽可能从高起点、新视角、前沿性和现实性的要求出发,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晰,立论正确,结构严谨,资料翔实,文笔流畅,层次分明,具有独到见解和一定创新。

  (五)为配合学位论文,导师应鼓励硕士研究生尽可能展开前期研究活动,积累知识和经验。

  我们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喜欢了你才去为之而奋斗;再者,就知识产权的明天而言又那么光明,为什么不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呢。

  其实,人生都得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奋斗,但是笔者觉得知识产权专业值得你我的奋斗,刨除知识产权的前景不说,笔者觉得喜欢她,就奋不顾身去找她吧,其他全部的阻碍,统统放倒,全部削掉......

  知产的魅力还在于她不断更新完善,这种过程是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发展由理论和实践冲突的调和而自然发生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社会上诸多热点都与知产有关,这,本身就说明知产的未来其实会是无限光明而远大的。

  笔者在相应的部分会列出该如何复习知识产权专业,笔者认为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知识产权的逻辑体系较其他专业来说还是很好建立或者说还是挺圆满的,但法律毕竟不是圆满的,我只是说比较而言。建立自己的体系,以求稳胜于战场与沙场。

  该编从知识与财产的概念入手讲解无形财产权与有形财产权的区别,该编重点介绍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征,从整体上把握住知识产权共有的特性与专有的特性。

  【参考资料】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学姐理解的参考资料就是你复习考试的时候手头必备的资料,知识点出于教材但汇总于笔记,一些基本理解性的东西和学姐在笔记中特意指出的教材中的内容,还是需要回过头去看看教材的,下不赘述。)

  (学姐理解的所谓的重点汇总就是哪怕你考前前一天晚上,都需要拿出来看一看的东西,最具有可考性的东西,下不赘述。)

  【难点提醒】从无形财产权的范畴去把握知识产权的特征,同时对比有形财产概念特征去理解。

  (难点其实也是考点哦,看看,以上所谓难点像不像是题目?其实就是题目!而且是大题!所以难点一定要把握!下不赘述。)

  【复习建议】先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征,在学习完分则后,建议回过头来,重新理解与体会。

  对于《商标法》的学习可以先从符号学谈起,其实起初一个标示本来没有多少特殊的含义,它只不过代替它自己的称谓或者类属性罢了。而把一个标示跟商品联系起来就产生了商标,也就是一个标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才能成为商标,即为我们所说的“识别性”。成为商标了,用着用着就产生的知名度,那保护的力度也就大了……

  【参考资料】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主;王莲峰:《商标法》(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为辅。

  【重点汇总】商标的内容;商标的取得;商标的限制;商标侵权;驰名商标保护。

  【难点提醒】基本要素与基本功能即“识别性”与“使用性”。识别性即为标示之所以作为商标的基本要素,通过使用产生的知名度可以提高商标保护的强度。

  【复习建议】认真研读笔记,从根本上把握住商标法的精髓——识别功能+使用功能;结合《知识产权法教程》,展开该编的学习即可。

  【参考法规】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标法修改决定施行后商标案件管辖和法律适用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含“中国”及首字为“国”字商标的审查审理标准[1]

  具体而言:考生商标法部分的复习以考研真题、法条、考研笔记和王迁老师的书为主要参考依据。虽然,有参考书目,但是也应该有所侧重点,考生如果有时间则可以全部看一下参考书目,再看完后作出对比,如果没有时间则只看王迁老师的书。(具体商标法修改部分可以见附录)

  《商标法》在2019年作出修正,新的法条有很大的变动教程知识,本笔记以法条为基础,以相关参考教程为辅助来理清大家的复习思路,同时辅助以经典与热点案例解析。在复习过程中,以王迁老师的《知识产权法教程》中的商标部分为主要参考书目,考生应该建立自己的商标法律体系,以不变应万变,在考试中获胜。该知识产权笔记的商标法部分是学姐在参考了大量教程与案例的基础上而创作的,不仅仅是部笔记,而且是实践的基础。

  商标法的学习以法条为基础,法条的第一章与第七章是重点部分,此两章节掌握清楚,其他部分则仅仅是程序部分,按照一定的方式则更容易掌握。用一定的逻辑体系来学习商标法,比如一个商标(此处并非狭义的商标“注册商标”而指广义的商标),先判断是否注册得出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其保护水平是不同的),再判断是否驰名得出注册商标与驰名商标(侵权标准与救济措施也非一样);再对于权利人的商标作出判断的基础上,分析第三人的行为是否侵权。(怎样的一个标示才能作为商标注册,注册商标权利的内容是什么、进行什么样的保护,其他的基本上是程序上的内容了)

  著作权保护的是作品,那作品应具有什么最基本的特征也就是“独创性”,那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著作权法给予什么保护标准,什么样的行为又侵犯的著作权……

  【参考资料】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或最新版《著作权法》,后者为之前大纲指定教材,但内容上与前者在版权部分并无实质区别,不过后者版本有些老了。

  【重点汇总】著作权的客体(独创性);著作权的内容;著作权的主体及权利归属;著作权的限制;著作权侵权。

  【难点提醒】一般按照智力成果独创性的高低分为著作权与邻接权,同样,按照独创性的高低享有的权利内容也不一样,所以,重点在于独创性的理解,其他的自然明了。

  侵权认定标准也是一个难点,即接触加实质性相似,将侵权认定标准与“独创性”进行区分,后者是是否属于作品的标准,然而被告的“智力成果”构成作品不代表不侵权,只是侵犯的权利不一样罢了。

  【复习建议】同样,一条线往下,独创性界定是否为作品,如果为作品则享有著作权,享有的权利内容、保护时间......如果为邻接权,则享有的权利内容、保护时间......

  【参考法规】《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具体而言:(在著作权笔记就要编写时,我心里有些发搐,也不敢提笔,因为笔记整理的是王迁老师擅长的领域,所以如果有机会听王迁老师的课,不要提及我的名字,我也只是对于王老师的观点进行整理,方便大家有方向学习和重点突击,整理的笔记有不成熟的地方,请大家谅解。)

  学习王老师的版权,我先对于王老师的教课思维进行简短的介绍,王老师的逻辑思维非常强也很圆满;王老师在课上(在课本上也很有体现)最喜欢用的一种辩证方法是“归谬法”,特别是在案例介绍中,所以学习课本时,应注意应用;同时,王老师的每个观点都是有依据的特别是当出现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相关著作权法体系无法解释时,王老师会引用《伯尔尼公约》等国际条约或者其他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相关的规定来进行解释……

  所以,学习著作权法也应该有自己的思路,有个逻辑体系。我从来不把知识产权当做文科学习,因为它是有框架的,能相对完满的对应具体行为的(相对完美,每部法律都有它的缺点也即滞后性,这在知识产权法律中更有体现,所以我讲的是相对)。著作权法的复习中应有的材料:现行法条(特别关注2020《著作权法》新修改的内容)、历年真题、王迁老师的书和考研笔记。其中,历年真题的作用则是指明重点与非重点,2020《著作权法》新修改的内容能预测重点与热考点,同时,在学习王老师的课本时方便你去理解哪个权利错误了进行了规定应当对其进行怎样的修改(小透漏一下,王迁老师是著作权的全国大咖,著作权法的修改,王迁老师的建议有很大一部分被采纳):王迁老师书的著作权部分要精读,也是知识产权专业课准备过程中花费时间久的部分;知识产权笔记则能方便理解著作权部分,相应的侧重点也会突出。

  专利法,笔者放在最后,是想考生最后复习。专利的东西总是会想着抽象,但考研不会很抽象,只不过是具体的知识点的应用而已。所以,专利法应该在前面知识产权总论的基础上学习与理解,重点是理解后记忆。同样(拿发明来举例),符合三性(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智力成果才是发明,那三性又是什么,成为发明后享有的内容是什么、主体又是谁,对于权利的限制是什么,侵权标准是什么……

  【参考资料】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为主;冯晓青、刘友华:《专利法》,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为辅。

  【重点汇总】专利授权的实质性条件;专利的分类、内容与利用;专利的终止及无效;专利权的限制;专利的侵权标准。

  【难点提醒】“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对于限制跟侵权标准则要更注重理解。

  【复习建议】认真研读《知识产权法教程》,该部分王老师的书一定要吃透;结合笔记去理解。

  【参考法规】2020年新修改的专利法、专利法实施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具体而言:《专利法》的学习,同样是历年真题+《专利法条》+部分实施细则+参考书,至于专利部分的复习,我想说以上两本参考书都可以,王迁老师是华政的大咖,知识点方面不用质疑和担心,冯晓青、刘友华讲解的更为详细,但有些是多余的部分。虽然王老师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对于文科生的我们,从考研角度来看,知识产权的专利方面是不会考的太难的,同样只需考生认真复习,形成自己的体系后,学习效果会加倍。

  ——权利客体——申请日——现有技术(专利的可授权性)——保护内容——免责事由——侵权责任——

  另外,对于专利的学习,在经过著作权和商标的“熏陶”之后,大家应该已经懂得如何去学习知识产权了。相信大家只要认真阅读本笔记,适当关注历年真题并结合后期我们的冲刺和模拟卷,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笔者说一下,2019年之前,参考教材确实有四本,2019年开始,华政不再指定教材,而是列举可考范围。2023届大纲列举范围如下:

  商标法(45分)、著作权法(45分)、专利法(45分)、竞争法及知识产权基本理论(15分)。

  虽然没有指定教材了,但某些教材作为参考资料还是需要的。以下教材,如有时间,全部看完则更好,看完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材。如没有时间,笔者只推荐王迁老师的书,王老师育人做事严谨的态度,他的书读起来很爽,特别是王老师在用归谬法的时候,你会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当然,王迁老师的书不仅在著作权方面,在商标方面也是很不错的,个人建议,知识产权考研,王迁老师一人的书则足矣。为了不干扰大家,建议大家在读完所有的书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我自己认为,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有自己的计划,自己的复习策略,找到适合自己的,才能获得最大的成效,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

  我的建议,整体学习思路,一门一门课程来复习,等一门看得差不多了再进入下一门。笔者不建议一上午的时间,这会看著作权、一会看商标、那一会又看专利,考生完全可以,这几天把著作权看完、那几天把商标看完、再几天把专利看完。

  其次,笔者感觉如果有时间则最好把全部的书都看完,找到适合自己的,即便全部看完,也不会花很长的时间,因为知识点有重复的,也有很多没有必要记住的知识点,则大体浏览该部分即可。笔者的复习思路是,先看商标部分,以历年真题、法条及法条对比版、王迁老师的书和笔记,王迁老师书上没有的部分再看王莲峰老师的书;再看著作权部分,历年真题、法条及送审稿、王迁老师的书和笔记;最后,再前边的基础上,看专利部分,历年真题、法条及实施细则加参考书。专利部分,考生自己确定书目,笔者喜欢以王迁老师的书目为主、苏平的书目辅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