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百年前的微积分课本没有阿拉伯数字”一度成为网络热门话题。网友们惊讶地发现,在1859年的上海已经出版了微积分著作《代微积拾级》,尽管书中的内容与现代大学使用的《高等数学》(简称“高数”)里的微积分部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数学符号都是用中文表述的,而非现在我们熟悉的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比如,未知量“x、y、z”写成“天、地、人”,“α、β”写成“角、亢”,函数表达式f(x)写成“函(天)”,积分符号∫写成“禾”,微分符号d写成“彳”,加号写成“丄”,减号写成“丅”,等等。这让原本就不易理解的微积分习题更加晦涩难懂,有人评价其“充满了科幻感”。
诚然,在今天看来,《代微积拾级》的符号形式显得过于陈旧,也不符合国际规范表述,但在160多年前,这部著作对国人了解西方近代数学知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主要译者是晚清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李善兰(1811—1882)。
李善兰毕生致力于数学研究,著有《则古昔斋算学十三种》,1859年首次提出组合数学中的一个恒等式,被后人命名为“李善兰恒等式”。1852年,李善兰意识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威胁根源之一在于科技水平的差距,“推原制器之精,算学明也”,遂着力翻译西方科学等著作,包括《几何原本》后九卷和《代数学》《代微积拾级》《重学》《谈天》《植物学》等,为近代科学知识传入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李善兰在翻译中首创的“微分”“积分”“曲率”“极限”“函数”“多项式”“原点”“圆锥曲线”等中文数学名词沿用至今,学过高中及以上数学课程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李善兰确定的部分译名还被引入日本BOB体验官网。
《代微积拾级》由李善兰和英国传教士、汉学家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815—1887)合作翻译,是我国首部微积分教材。该书原作者为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密士(Elias Loomis,1811—1889),面向读者群体为“具备中等水平的多数大学生”。书名直译为《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初步》,中文书名里的“代微积”分别指代数几何(现代翻译为解析几何)、微分、积分。李善兰并不会英语,他和伟烈亚力的翻译方式有点像稍晚的林纾翻译小说教程知识,由伟烈亚力将内容口述,李善兰用中文记录,再共同斟酌里面的难点,最后由李善兰整体润色。二人的数学造诣在所处的时代都是比较高的,伟烈亚力也较为熟悉中文,在共同努力下,他们终于完成了翻译工作。同文馆、上海中西书院、湖南时务学堂等多家新式学堂都将《代微积拾级》作为数学教材。
在没有可供参考的工具书和规范的术语表的情况下BOB体验官网,为了让当时的读者能够尽可能地熟悉书中内容,李善兰在《代微积拾级》中创造了特殊的数学符号,以天干、地支和天、地、人、物“四元”对应英文字母,以二十八宿对应希腊字母,如果要表示大写字母,就在相应的汉字那里加口字旁BOB体验官网。运算符号也尽量用汉字或偏旁来代替,比如积分符号就用“积”的偏旁“禾”表示,微分符号用“微”的偏旁“彳”表示,所以给今天的读者以“天书”的感觉。尽管在今天看来它并不完善,但它在近现代数学发展历程中的开创性意义是不应被忘记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BOB体验官网